
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周一表示,毫无疑问,特朗普总统在最近达成的美中两国暂停自上月起对彼此征收的大部分关税90天的协议上做出了让步。
“我认为很明显是特朗普总统先退缩了,”萨默斯在CNN的《竞技场》节目中对凯西·亨特表示。“我们曾说过,我们决心无限期实施这些政策。”
“中国并未对其政策做出任何具有重大或实质性意义的改变,”他补充道。
周一,中美两国表示同意从4月初开始对彼此征收的大部分关税暂停90天。在一份连夜发布的联合声明中,两国承诺将继续朝着达成持久贸易协议的方向努力,同时暂时降低关税。
根据协议,美国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45%降至30%,而中国同意将其关税税率从125%降至10%。
“听着,有时候眨眨眼是好事,”萨默斯对亨特说。“当你犯错时,通常最好是改正并后退,即使这有点尴尬。”
《国会山报》被白宫引向了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最近的言论。
“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非凡第一步,得益于特朗普总统、贝森特部长和格里尔大使的力量,我们才能与中国达成这项初步协议,”莱维特在福克斯新闻的《福克斯与朋友们》节目中说道。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和财政部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瑞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该协议。此前,两国代表自贸易战爆发以来首次于周末会晤。
“本周末双方代表团的共识是,任何一方都不希望脱钩,”贝森特据美联社报道表示。“而此前实施的这些极高关税……相当于禁运,就是禁运的效果。双方都不希望如此。我们确实需要贸易。”
《国会山报》已联系财政部和格里尔的办公室寻求评论。
本文编译于国会山报,由Tara Suter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核心论点: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实质让步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萨默斯的核心观点是:特朗普政府在中美关税谈判中单方面妥协,暂停对华高额关税的举措是战略软化的标志。尽管特朗普团队宣称取得“重大进展”,但实际协议内容暴露其谈判立场的退缩。
1.关税调整非对称性:根据协议,美国暂停实施对华145%关税中的115%,保留30%(含芬太尼议题20%),而中国仅将反制关税从125%降至10%。萨默斯认为,美方让步幅度更大(美国降幅79% vs 中国92%),且保留的30%税率仍高于国际合理水平(如美英协定10%),显示特朗普急于达成表面胜利而非坚持对等原则。
2.芬太尼议题工具化:美国保留20%芬太尼关税作为施压筹码,但中方未承诺具体行动。萨默斯指出,此举将贸易问题与内政捆绑,暴露特朗普缺乏实质性谈判成果。
二、让步背景:国内经济压力倒逼妥协
1.美国经济脆弱性加剧
2024年四季度美国GDP增速放缓至1.2%,4月CPI同比降0.1%,制造业库存仅1.4个月,显示高关税导致的输入性通胀与供应链断裂风险已威胁经济稳定。
企业被迫绕道东南亚出口(如泰国对美出口增长28%),但特朗普后续对东南亚加税,进一步推高国内成本。
2.选举政治考量
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需通过“降税”缓解选民对通胀的不满,同时避免共和党内部鹰派反弹。萨默斯批评其政策矛盾:一面宣称“美国优先”,一面依赖中国供应链(如苹果促销iPhone 16)。
三、结构性矛盾未解:协议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1.技术冷战与市场准入真空
协议未涉及半导体出口管制、TikTok禁令等技术脱钩议题,也未解决美国对华金融市场开放诉求。萨默斯认为,这预示未来冲突可能从关税转向更复杂的技术壁垒。
2.WTO多边机制边缘化
特朗普坚持双边谈判,削弱WTO权威。萨默斯指出,美国单边主义加剧全球贸易碎片化,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南南合作,反制美国主导的秩序。
四、萨默斯的批判逻辑:战术撤退与战略透支
1.战术性撤退的代价
萨默斯认为,暂停关税虽缓解短期压力,但未解决中美在产业补贴、国企地位等核心分歧。例如,中国稀土出口限制仅暂停而非取消,保留反制杠杆。
2.战略自主性削弱
特朗普依赖“关税武器”却未能扭转对华贸易逆差(2024年逆差仍达3800亿美元)。萨默斯引用数据称,中国半导体产能三年翻倍,显示其“国产替代”战略已抵消关税冲击。
五、全球与市场影响
1.资本市场反应分化
协议公布后,恒生指数单日涨超800点,美股科技股反弹,但军工、稀土板块因政策不确定性波动。萨默斯警示,90天窗口期难以解决深层矛盾,市场乐观情绪或短暂。
2.供应链重构风险
东南亚转口贸易萎缩(越南对美出口或降28%),欧洲担忧美国下一步对欧加税。萨默斯认为,全球供应链陷入“反复震荡”,企业长期投资意愿受抑。
总结
萨默斯的批评揭示了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根本矛盾:以民族主义口号包装战略妥协,短期政治收益掩盖长期结构性风险。此次让步虽为中美冲突按下“暂停键”,但技术冷战、多边秩序瓦解等挑战仍悬而未决。正如萨默斯所言:“当战术撤退成为常态,战略透支将成为必然。”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