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内瓦(美联社)——美国和中国官员周一表示,双方已达成协议,将撤销近期加征的大部分关税,并在贸易战中休战90天,以便就解决贸易争端进行更多谈判。
全球两大经济强国从一场扰乱全球经济的冲突中后退一步,股市随之大幅上涨。
美国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表示,美方同意将对中国商品的145%关税税率降低115个百分点至30%,而中方则同意对美商品关税税率同步下调同等幅度至10%。
格里尔和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日内瓦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关税削减措施。
两位官员的言辞积极,表示双方已建立磋商机制以继续讨论贸易问题。贝森特在为期两天的会谈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高关税水平本会导致双方商品完全无法流通,这是任何一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本周末双方代表团的共识是,任何一方都不希望脱钩,”贝森特说。“而此前实施的这些极高关税……相当于禁运,就是禁运的效果。双方都不希望如此。我们确实希望开展贸易。”
“我们希望贸易更加平衡。我认为双方都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商务部表示,双方同意取消彼此91%商品的关税,并暂停另外24%商品的关税90天,总计削减关税达115个百分点。
该部门称此协议是解决两国分歧的重要一步,并表示其为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既服务于两国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一份部门声明称。
中国希望美方停止“单边加征关税的错误做法”,与中方共同维护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该部门表示。
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称,中方还同意暂停或取消自4月2日起为反制美方加征关税而采取的其他措施。
中国加强了对包括一些对国防工业至关重要的稀土在内的出口管制,并将更多美国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它们在中国及与中国相关的业务。
华盛顿和北京实施的复杂关税及其他贸易惩罚措施的全面影响尚不明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能否在这90天的暂停期内找到弥合长期分歧的途径。
但随着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贸易特使做出让步,寻找方法避免对全球贸易和各自市场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时,投资者为之欢欣鼓舞。
标普500指数期货飙升2.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上涨2%。油价每桶暴涨逾1.6美元,美元对欧元和日元汇率走强。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对这一消息表示欢迎,但态度谨慎。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关税仅暂停90天,未来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企业需要可预见性来维持正常运营并做出投资决策。因此,商会希望看到双方继续通过对话解决分歧,避免采取扰乱全球贸易的措施,导致被波及方遭受连带损害,”艾斯凯伦德说道。
特朗普上个月将对华关税提高到总计145%,中国则以对美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作为反击。如此高的关税实质上等同于两国相互抵制对方产品,扰乱了去年超过6600亿美元的贸易往来。
美国和中国的这一声明推动股价飙升,美国股指期货跃升逾2%。香港恒生指数大涨近3%,德国和法国的基准指数均上涨0.7%。
特朗普政府对全球多国加征关税,但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最为激烈。其对华商品征收的进口税中包括一项20%的附加费,旨在施压北京采取更多措施阻止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流入美国。
剩余的125%涉及可追溯至特朗普首个任期的争端,并叠加了他当时对中国加征的关税,这意味着部分中国商品的总关税可能超过145%。
本文编译于美联社,由JAMEY KEATEN, DAVID MCHUGH, ELAINE KURTENBACH and KEN MORITSUGU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协议核心内容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1.关税调整幅度与期限
美国:对华加征的145%关税(含芬太尼相关20%关税)中,115%的关税将被暂停实施,剩余30%关税(含芬太尼部分)暂时保留。
中国:对美反制关税从125%降至10%,与美国保留的30%关税形成非对称性调整。
期限:协议自2025年5月12日起生效,为期90天,后续视谈判进展决定是否延长或终止。
2.协议覆盖范围
美国取消4月新增的24%“对等关税”,中国同步取消对应反制措施。
芬太尼议题:美国保留20%关税作为对中国未解决芬太尼问题的施压工具,中方未公开承诺具体行动。
二、双方官方表态与战略考量
1.美国立场
短期政治需求:特朗普通过“降低115%关税”的表述包装协议,意在缓解国内通胀压力(4月CPI同比降0.1%,但输入性通胀风险隐现)并巩固选民支持。
长期战略保留:保留芬太尼关税及30%基准税率,为后续谈判留筹码,同时避免对华全面妥协引发鹰派反弹。
2.中国立场
平等与反制原则:强调协议是“应美方请求”达成,要求美方彻底纠正单边加税,并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以推进结构性对话。
经济维稳目标:协议缓解中国出口压力(此前对美出口暴跌21%)和就业风险(1600万岗位受威胁),同时为人民币升值提供支撑(人民币汇率升至6个月新高)。
三、市场与全球反应
1.资本市场表现
股市:恒生指数单日涨超800点,德国DAX、法国CAC分别上涨1.5%和1.2%,美股期货涨幅达2%-4%,科技股领涨。
汇率与商品:人民币兑美元反弹逾450基点,金价回落2%,油价上涨近3%。
2.国际机构评价
世贸组织(WTO):总干事奥孔乔-伊维拉对协议表示“满意”,认为其增强多边贸易体系信心,并呼吁两国继续推进。
国际投行观点:摩根大通、巴克莱等机构认为协议“超预期”,但警告90天期限可能不足以解决复杂议题,需关注中方稀土出口限制等细节。
四、未来挑战与风险
1.结构性矛盾未解
协议未涉及技术制裁(如芯片出口管制)、市场准入(如金融与农业开放)等深层分歧,中美“脱钩”风险仍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王文明确指出:“协议不代表中美结构性矛盾的解决”。
2.执行与延期风险
政治周期干扰: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若协议未能显著改善通胀和就业,特朗普可能再次加税以转移矛盾。
技术性障碍:双方关税计算存在非对称性(如美国实际税率30% vs 中国10%),可能引发新一轮“公平性”争议。
五、地缘经济影响
1.全球供应链调整
东南亚国家(如越南、印尼)对美出口因中美协议面临回调压力,此前因中美贸易战受益的转口贸易或受冲击。
欧洲车企(奔驰、宝马等)因中美缓和带来的需求预期上涨,但需警惕美国后续对欧加税风险。
2.多边贸易格局重塑
中美协议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速与美谈判(如印度、日本),但中国仍将是“最难达成全面协议”的经济体。
中国可能通过“一带一路”深化南南合作,对冲西方市场不确定性。
总结
此次90天关税暂停协议是中美在贸易战升级至临界点后的“战术性撤退”,短期内缓解了全球供应链压力和市场恐慌,但双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博弈远未结束。协议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突破,未来90天将成为检验两国能否从“管控冲突”转向“构建新规则”的关键窗口。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