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CNN)——沃尔玛和塔吉特已恢复与部分中国工厂的业务往来。两家中国工厂向CNN透露,此前由于美国高额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这两家零售巨头曾暂停数周订单。
业务恢复发生在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塔吉特和家得宝高管会晤后的数日内。这些企业负责人曾警告总统,全美商店货架可能很快会出现空缺。
即使只是部分恢复,也表明零售商正努力确保门店库存充足。当前关税政策正威胁着其供应链的稳定,这些供应链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利润,也维系着中国数千家工厂的生存。
特朗普对华商品征收的145%关税已导致众多美国零售商——无论规模大小——暂停或直接取消了与中国供应商的原有协议。接受CNN采访的两家工厂分别表示,它们为沃尔玛和塔吉特供货,此前数周的订单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状态。
暂停业务的范围以及恢复程度尚不明确。CNN已联系沃尔玛和塔吉特寻求置评。
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仍陷于贸易战中,未见明显缓和迹象。双方均拒绝降低对彼此征收的高额关税,短期内也没有重启贸易谈判的征兆。
童薇薇(音)在中国中部安徽省经营一家玩具车制造厂。她告诉CNN,在特朗普暗示可能降低关税后,沃尔玛的订单于上周恢复。”美国超市库存所剩无几,我们也在观望事态发展。我们的玩具属于低附加值产品——如果关税降至30%左右,客户会更容易接受。”
童女士表示,往年这个时期客户通常会下达初步订单。五月至十月通常是玩具生产和运输的高峰期,为年终假日季做准备。
香港《明报》周六报道称,沃尔玛已恢复向部分中国出口商下单,消息援引了两位参加广州大型交易会的陶瓷供应商说法。其中一位供应商向该报表示,订单仅是”部分恢复”。
上月,甚至在特朗普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最初的20%大幅提升至目前三位数水平之前,沃尔玛就向其中方供应商施压要求降价,此举令北京方面感到不悦。中国商务部甚至为此召见沃尔玛高管进行约谈。
恢复贸易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迈克尔·哈特拒绝对沃尔玛具体置评,但表示恢复发货并不令人意外。
“这符合我们在中国听到的趋势,企业正与政府商讨将某些商品列入关税豁免清单,尤其是那些对国家至关重要或无法由其他供应商提供的产品,”他表示。
童女士称她的客户仍非常谨慎,本月几乎没有向美国发货。不过美国零售商正在要求折扣,她已同意让步。
“今年许多客户都要求降价——我们确实无能为力,”她补充道。

在江苏省东部经营泳池用品工厂的Allen Yan表示,他周一接到通知,要为塔吉特(Target)发运一批此前被暂停两周的货物。而与其他客户好市多(Costco)和山姆会员店(Sam’s Club)的业务尚未恢复。
“两个月后,美国的货架可能会空空如也,”Yan说,并补充称他拒绝提供折扣。
周一,中国官方小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敦促华盛顿方面”认真”思考沃尔玛(Walmart)的消息,因为这表明”鲁莽的关税政策对它们(企业)的产品定价和供应链体系构成了严峻考验”。
“希望美方从中汲取教训,及时纠正错误的关税政策,回到与中方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该报称。
受影响的工作岗位
尽管中国官方媒体措辞强硬,但可能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美国零售商和消费者。
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的出口行业为国内提供了约1800万个就业岗位,而美中两国数十年间建立的相互依存的商业关系使双方都容易受到冲击。
张女士的纺织厂向沃尔玛、好市多和塔吉特等多家零售商销售毛毯和靠垫,她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订单在4月初被暂停。
张女士表示,她现在只能依靠来自欧洲国家和日本的小订单,因此她正试图将产品销往国内市场。但不确定性给她的前景带来了巨大挑战。
“关键问题是:我们说的是未来几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企业根本等不了那么久,”她说。
“最终,付出代价的将是中小企业,”她补充道。
在周一的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方面试图对局势表现出勇敢的态度。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面对美国的关税,北京将加强对出口商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政府还将“积极协助出口商应对外部风险和挑战”,帮助他们转向国内市场并实现市场多元化。
中国将“不断丰富稳定外贸的政策工具箱,根据需要推出新的增量政策措施,”他说。
本文编译于CNN,由John Liu and CNN staff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事件核心:沃尔玛与塔吉特恢复部分中国供应链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在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145%高额关税后,沃尔玛和塔吉特等美国零售巨头曾暂停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但近期已部分恢复订单。这一转变的直接原因是美国零售商面临库存告急与供应链断裂风险。例如:
库存压力:中国进口货量锐减导致美国超市货架空置率达30%,玩具、服装等商品短缺问题突出,迫使零售商重新评估供应链稳定性。
关税政策调整预期:特朗普在4月21日与零售业CEO会面后,暗示可能降低关税,为恢复订单提供政治信号。例如,中国安徽省一家玩具厂负责人提到,若关税降至30%,客户将更易接受成本。
二、恢复业务的背景与动因
1.供应链依赖难以替代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核心地位短期无法撼动。越南、印度等替代产地因产能不足(仅满足沃尔玛15%需求)、质量不稳定(越南质检合格率下降8%)及物流周期长(印度货期比中国多15天)而难以补位。
美国零售商60%的进口商品依赖中国,且中国供应链在成本与效率上具备优势(如模具采购、审批流程等)。
2.政治与经济的博弈
特朗普政府面临选举压力,59%摇摆州选民可能因物价上涨转向反对派。沃尔玛CEO警告,若供应链断裂持续,将直接影响特朗普选情。
关税豁免的幕后操作:白宫可能对民生商品提供关税优惠,但未公开细节,显示政策的不透明性。
3.企业的生存策略
沃尔玛等零售商选择自行承担关税成本,以避免市场份额流失。例如,宁波文具出口商按原价恢复发货,关税由美方买家支付。
部分行业仍存在压价现象,如江苏服饰企业被要求降价30%,显示供应链博弈的复杂性。
三、影响与行业反应
1.美国消费者与企业的双重困境
关税成本转嫁导致美国CPI年增9.8%,43%的涨幅来自关税,低收入家庭受影响最深。
中小型企业更受冲击:珠宝进口商面临30%以上关税,利润空间被挤压。
2.中国供应商的应对
部分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如青岛农产品公司通过大润发消化库存。
外贸企业加速开拓新兴市场,75.3%的中国企业计划减少对美出口。
四、未来趋势与启示
1.供应链韧性受考验
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如3D打印玩具)但技术不成熟(合格率仅37%),暴露产业空心化问题。
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凸显,尤其在快速响应和综合成本优势上。
2.中美贸易战的长期博弈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自损”效应显现,零售商被迫妥协反映政策与市场现实的矛盾。
中国反制措施:抛售美债、强化多元市场布局,削弱美国关税战效果。
五、总结
CNN此篇报道揭示了高关税政策下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美国零售商在政治压力与市场现实间的摇摆。沃尔玛与塔吉特的“妥协”既是短期救急之举,也暴露了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矛盾性。未来中美贸易关系仍将围绕供应链控制权与成本分担机制展开拉锯,而中国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