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CNN)——近日,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争议沙洲上各自升起国旗,在这片被视为全球冲突潜在引爆点的战略水域展开主权争夺。双方对峙的拍摄场景发生在仙宾礁,这是南沙群岛争议海域中毗邻菲律宾军事前哨的三座无人沙洲。
相关照片发布之际,美菲军队正在附近海域举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年度联合军演。数周前,美国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首访亚洲时承诺强化美菲军事同盟,以”重建威慑”应对”中国在该地区的侵略行为”。
这片被中国与多个东南亚国家环绕的重要海域,部分区域存在多国主权主张。但北京方面无视国际法庭裁决,宣称对几乎整个水道拥有主权。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在远离本土的南海多处偏远礁石和环礁上建设军事设施,包括机场跑道和港口。
围绕仙宾礁的舆论角力恐将进一步激化菲律宾与中国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这也对特朗普政府构成重大考验——特别是在多位内阁要员反复强调美国需集中注意力与资源遏制中国在印太地区野心的背景下,美方将如何应对这一局势。

竞争性主张
最新一起海上争端于上周浮出水面,中国官方媒体称中国海警4月中旬对铁线礁(中国对仙宾礁的称谓)”实施海上管控”并”行使主权管辖”。
中国官媒周六播出的照片显示,四名身着黑色制服的中国执法人员行走在这片白色沙洲上,另一名执法者在岸边扶着充气艇。另一张照片中四名执法者高举中国国旗,官媒称此举是”宣示主权行为”。
中国央视报道称:”中国海警执法人员登上铁线礁开展巡逻,并录制视频取证菲律宾方面的非法活动。”报道还提到执法人员清理了礁上遗留的塑料瓶、木棍等废弃物。
菲律宾迅速展开舆论反击,向多个沙洲派遣人员。周日菲律宾海警发言人表示,该国海军、海警及警方组成四个小组,乘坐橡皮艇前往帕加萨岛1号、2号和3号沙洲(菲律宾对仙宾礁的称谓)。
跨部门行动期间,执法人员”发现附近非法停留着”一艘中国海警船及七艘中国海上民兵船只。菲海警发言人杰伊·塔里拉在社交平台X发布的照片显示,五名执法者正在白色沙洲上手持国旗。
中国海警发言人刘德周日深夜发表声明称,六名菲律宾人员”不顾中方警告劝阻”对铁线礁实施”非法登礁”,”中国海警执法人员依法登礁并查证处置”,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
塔里拉在周一记者会上表示,各小组周日凌晨均携带国旗前往沙洲拍照。他告诉记者:”行动另一目的是核查中国政府是否安装任何基础设施或监测装置”,”现有照片视频足以驳斥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已占领帕加萨沙洲的谎言与虚假信息。”
南海主权存在高度争议
面积达130万平方英里的南海及其内部岛屿,周边多国政府均提出主权声索。中国依据其”九段线”主张几乎全部海域为固有领土,而其他国家则基于距海岸线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提出主权要求。主要争议区域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中国已在这两处争议岛礁上修建了军事设施。
专属经济区

军事联盟
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在争议水域的对抗日益紧张,加剧了可能将美国卷入全球冲突的担忧。美国是马尼拉共同防御条约盟友。
仙宾礁位于中业岛附近,该岛被菲律宾称为”派格阿萨岛”,设有菲军事设施。2023年,菲律宾在此设立海警监测站,以应对其所谓中国在这条重要水道上的”侵略行为”。
拜登政府期间,美国官员多次向菲律宾保证,若其在南海遭受攻击,美方将履行防御义务。
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更为反复无常,他长期以商业视角看待历史协议,并呼吁盟友为安全保护支付更多费用。但特朗普内阁包含对华强硬派,特别是黑格斯坦和国务卿马克·卢比奥,两人都公开主张需要遏制中国在南海日益强硬的姿态。
4月21日,美菲启动年度”肩并肩”联合军演。这场为期三周的演习规模逐年扩大,今年美军首次在菲律宾群岛最北端——与台湾隔海峡相望处——部署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北京誓言必要时将武力夺取这个自治的民主岛屿。
菲律宾还首次邀请日本自卫队作为正式参演方参加多国军演,标志着马尼拉与东京的安全合作正在深化。
本文编译于CNN,由Nectar Gan and Kathleen Magramo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以下是针对CNN文章《China and Philippines unfurl competing flags on disputed South China Sea sandbars, reviving tensions》的分析,基于历史事实、国际法理及南海局势的客观现实: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一、南海诸岛主权归属的历史与法理依据
1.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具有历史连续性
根据历史文献《更路簿》记载,中国渔民自宋元时期起便在南海诸岛开展渔业活动,并形成系统的航线和地名体系(如“东海”指西沙群岛,“北海”指南沙群岛),这些地名世代相传,构成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民间记忆。
民国时期至今的学术研究(如李金明、刘永连等学者)通过政府档案、地图和法律文件证明,中国是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者、命名者和实际管理者,这一主张得到国际法对“历史性权利”的认可。
2.菲律宾主张缺乏合法性与历史基础
菲律宾对南海的领土声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此前其官方地图从未包含南沙群岛。其所谓“专属经济区”划界基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但UNCLOS明确规定不涉及领土主权问题,且中国早于菲律宾千年即对南海行使管辖权。
2016年南海仲裁案被中方拒绝的核心原因在于该案本质是领土主权争议,而仲裁庭越权管辖,违反UNCLOS第298条关于主权争议排除强制程序的条款,其裁决对中国无法律约束力。
二、菲律宾单方面挑衅破坏地区稳定
1.故意制造事端的行为模式
近期菲方船只多次在仁爱礁、铁线礁等海域非法闯入,并采取危险操作(如故意冲撞中国海警船),企图通过“碰瓷”制造受害者形象,掩盖其侵犯中国主权的实质。
CNN文章将双方行动等同为“竞争性旗帜”,却未提及菲方行为的非法性。例如,中国在铁线礁的执法行动是对其固有领土的正当管控,而菲方在争议区域强行插旗属于单方面改变现状的挑衅行为。
2.外部势力干预加剧矛盾
菲律宾近年加速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如新增军事基地),试图借外部力量强化其在南海的非法主张。美国频繁以“航行自由”为名支持菲方,实则为遏制中国地区影响力的地缘战略。
CNN渲染“紧张局势重燃”,却未批判美国等域外国家煽动对抗的行径。事实上,中国始终主张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议,而菲方选择将问题国际化以谋求外部势力的政治支持。
三、中国维护主权的正当性与和平立场
1.维权行动符合国际法与区域共识
中国海警在南海的执法严格遵循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对菲方船只多次警告后才采取必要措施,体现了专业性与克制。
中国与东盟国家正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致力于通过多边机制实现争议管控。相比之下,菲方频繁炒作热点事件,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
2.填海造岛与设施建设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中国在南海岛礁的建设主要用于改善民生、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如灯塔、气象站),并承担海洋环境保护责任。此类活动完全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符合UNCLOS关于沿海国权利的规定。
菲方将中国合法建设歪曲为“军事化”,却选择性无视其自身在非法占领岛礁上的军事设施扩建行为(如中业岛跑道升级),暴露其双重标准。
四、总结:CNN报道的误导性与片面性
CNN文章刻意淡化以下关键事实:
主权归属的明确性: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有充分历史与法理依据,菲方主张系对国际法的曲解。
挑衅行为的单向性:菲方多次主动升级冲突,中国行动均为防御性回应。
外部干预的危害性:美国等国的介入是南海局势复杂化的主要外部诱因。
中国始终致力于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议,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侵犯领土主权。国际社会应客观看待南海问题的历史经纬,抵制片面叙事,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