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美联社)——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警告沃尔玛,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家零售巨头应该自行消化由其加征关税政策产生的额外成本。
随着特朗普大幅提高进口税,他试图让心存疑虑的公众相信,外国生产商将为这些税款买单,零售商和汽车制造商将消化额外成本。但大多数经济分析对这些说法深表怀疑,并警告称贸易惩罚措施会加剧通货膨胀。沃尔玛周四警告称,从香蕉到儿童汽车座椅等各类商品都可能涨价。
特朗普在他的Truth Social发文中对这家在美国雇佣了160万名员工的零售商进行了猛烈抨击。他表示这家总部位于阿肯色州本顿维尔的公司应该为了他的经济议程牺牲利润,他声称该议程最终会带来更多国内制造业岗位。
“沃尔玛应该停止将关税作为在整个连锁体系中涨价的理由,”特朗普发帖称。“沃尔玛去年赚了数十亿美元,远超预期。在沃尔玛和中国之间,他们应该像人们说的那样‘吃掉关税’,而不是让尊贵的顾客多花一分钱。我会密切关注,你们的顾客也会如此!!!”
这位共和党总统的发帖反映出,由于他的关税政策,许多美国大企业正面临一系列日益棘手的抉择——从销售恶化到可能招致特朗普的怒火。特朗普同样警告过国内汽车制造商不要提高价格,尽管外界分析指出,他的关税措施将推高生产成本。
到目前为止,这些关税给原本具有韧性的美国经济蒙上阴影。上周五公布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有记录以来第二低水平,约75%的受访者在调查中“自发”提到关税,因为他们普遍预期通胀将加速。
今年4月,沃尔玛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 McMillon)曾与其他零售业高管在白宫与特朗普会面讨论关税问题。但特朗普政府无视警告继续推进,并抨击了亚马逊(Amazon)和苹果(Apple)等其他艰难应对供应链中断的公司。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约翰·大卫·雷尼表示,他认为中国制造的350美元汽车安全座椅价格将很快上涨100美元,涨幅达29%。
“我们天生致力于保持低价,但我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度的,任何零售商都是如此,”他在公司公布第一季度强劲销售业绩后于周四对美联社表示。
美国政府最近将对中国加征的145%关税暂时下调至30%,为期90天。特朗普还以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为由,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了高达25%的关税,损害了与美国两大贸易伙伴的关系。
特朗普承诺在未来几周内达成贸易协议,此前他在4月初曾以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为由提高进口税,令金融市场震惊。根据提议,大多数国家将适用10%的普遍基准关税。特朗普坚称打算保留这些关税作为收入来源,并表示与英国达成的框架协议将基本维持10%的关税税率不变。
特朗普还针对汽车、钢铁和铝实施了进口关税,并计划对药品等更多产品加征此类关税。
关税问题以及特朗普自己在加征幅度上的反复已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致使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将央行基准利率保持不变,直到局势更加明朗。鲍威尔警告称关税既会损害增长也会推高价格。
周六,特朗普再次呼吁鲍威尔下调基准利率。这可能导致通胀加速,但总统坚称通胀压力已基本从经济中消失。
“总是姗姗来迟的鲍威尔,这个以’太迟了’著称的传奇人物,这次很可能又要搞砸了——但谁知道呢???”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文称。
本文编译于美联社,由JOSH BOAK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事件核心:特朗普与沃尔玛的关税争端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1.特朗普的强硬立场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发文称:“沃尔玛不应将涨价归咎于关税,而应自行消化成本。”他指责沃尔玛2024年利润达数十亿美元,远超市预期,强调企业应牺牲利润以支持其“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并威胁将“密切关注”消费者反应。
背景动机: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起对华加征145%关税,后暂时降至30%,但对消费品成本压力已形成。
2025年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需遏制通胀反弹风险以巩固选民支持,而沃尔玛涨价预警直接威胁其经济叙事。
2.沃尔玛的困境与反击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John David Rainey明确表示,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已超出零售业承受能力,预计从2025年5月末开始上调部分商品价格(如婴儿汽车座椅成本增加29%),并点名中国、墨西哥供应链压力。
企业利润率承压:沃尔玛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2.1%,进口商品占总销售约三分之一,供应链重组难以短期完成。
二、经济影响与市场反应
1.通胀压力传导链条
企业成本增加:4月美国零售商与批发商利润率收缩幅度为近一年最大,制造业采购价格指数攀升。
消费者预警信号: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历史第二低,75%受访者主动提及关税对通胀的担忧。
2.供应链博弈与全球连锁反应
沃尔玛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0%以分摊关税成本,但因利润率过低(部分供应商仅能承受2%降幅),谈判陷入僵局,部分企业考虑转向越南采购。
中国制造商反击:通过调整出口结构(如减少低附加值商品)及利用东南亚转口贸易对冲关税,但美国对越南等国加征额外关税封堵漏洞。
三、政策矛盾与政治博弈
1.特朗普的“不可能三角”
目标冲突:既要通过关税保护制造业回流,又要维持低通胀以推动美联储降息,同时压制企业涨价行为。三者难以兼得,暴露政策逻辑漏洞。
美联储角色:特朗普再次抨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拖延降息,试图将经济矛盾转嫁货币政策。
2.沃尔玛的“夹缝求生”策略
价格分层管理:计划维持占销售额60%的食品杂货低价,但对非必需品(如家具、电子产品)选择性提价,并通过品类成本分摊减少单件商品涨幅。
供应链韧性测试:加快墨西哥、印度采购多元化,但短期内中国供应链仍不可替代。
四、未来趋势与风险
1.短期冲击与长期结构调整
消费者价格拐点:富国银行预测,2025年夏季至秋季,企业库存消耗后将被迫转嫁更多成本,通胀或再度攀升。
零售行业洗牌:小型企业(如佛罗里达不锈钢管制造商Sanitube)因议价能力弱,面临生存危机,而沃尔玛等巨头借机巩固市场份额。
2.政策不确定性延续
中美90天关税休战期后,若谈判破裂,关税可能反弹至更高水平,进一步冲击全球供应链。
特朗普“对等关税”框架(基于贸易逆差动态调整税率)缺乏明确规则,加剧市场波动。
总结
此次争端揭示了特朗普贸易政策的深层矛盾:以行政手段强制企业承担政治成本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沃尔玛作为零售业风向标,其涨价预警不仅是对关税的直接反馈,更暴露了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系统性风险。若政策僵局持续,消费者、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博弈将加剧美国经济“滞胀”压力,并重塑全球贸易规则。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