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总统本周宣布了美国企业与海湾国家达成的数十亿美元人工智能协议,尽管华盛顿仍有不少人持续担忧中国可能通过后门渠道获取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并焦虑关键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最终可能落户海外。
大局:总统热衷于达成涉及巨额资金的大交易。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科技界利益集团希望看到美国人工智能企业在全球业务中胜出。但两党中的对华鹰派人士对海湾国家持不信任态度,这些国家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
- 白宫上周废除拜登政府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的规定后,交易热潮随之涌现。新政策正在制定中,但尚未出台。
推动新闻: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周四提出新立法,”旨在阻止美国先进人工智能芯片落入中国共产党等对手手中。”
- 两党共同提出的《芯片安全法案》要求商务部对先进人工智能芯片实施位置验证,并强制要求芯片制造商报告其芯片是否被转移至受限制的公司或国家。
- 同样在周四,美国商务部宣布了一项”阿联酋/美国先进技术合作框架”,内容包括”启动一座1千兆瓦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该设施是阿布扎比计划建设的5千兆瓦阿联酋-美国人工智能技术集群的组成部分,旨在支持区域计算需求……同时满足美国严格的安全标准,并致力于在阿联酋及全球范围内负责任地部署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本周早些时候,就在特朗普与科技巨头们接连宣布交易之际,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新的指导意见,称这些交易必须获得该部门批准。
- 一位商务部官员向Axios透露,该指导方针旨在防止美国对手通过变通手段获取美国制造的芯片,并明确规定任何相关交易都需获得该部门批准。
速览:特朗普海湾之行期间,美方与地区国家达成多项人工智能相关协议。
- 英伟达表示,将向沙特阿拉伯运送18,000块先进AI芯片,用于该国主权财富基金支持的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初创企业Humain正在建设的500兆瓦数据中心。
- AMD——英伟达的竞争对手——也宣布与Humain达成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而高通也与这家初创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 亚马逊和Humain将投资逾50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开发一个“人工智能区”,包括亚马逊云服务基础设施和服务器、培训计划以及供沙特政府使用的人工智能代理。
内幕:据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达成一项协议,允许将超过100万枚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至阿联酋。
- 这可能为其他公司在中东地区扩大业务打开大门:彭博社本周报道称,OpenAI正考虑在阿联酋建设数据中心。
的确如此,但:交易公告并未透露太多细节。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限制现场使用芯片的人员身份,以及芯片的具体使用范围。
- 白宫人工智能主管戴维·萨克斯本周在沙特阿拉伯倡导围绕人工智能建立”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并呼吁减少对芯片的限制。
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詹姆斯·休伊特在给Axios的邮件中表示:”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府始终致力于使美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同时确保我们最先进的技术不会落入对手手中。”
- “这些目标并不相互排斥,我们期待与行业领袖合作,共同完成这两项使命。”
回顾:拜登政府在执政末期出台了一项”人工智能扩散”法规,对向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出口芯片实施限制。
- 英伟达、微软和其他公司强烈反对这一规定,认为其将扼杀创新和经济增长。
弦外之音:拜登与特朗普两届政府持续面临争议——究竟应优先维护美国商业主导地位,还是该以国家安全为先。
- 目前看来,商界阵营似乎处于领先地位,在明确的政策指导方针出台之前便已加紧推进各项交易。
现状是: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模型部署方面全球领先,但兰德公司技术分析高级顾问吉米·古德里奇指出,”海湾国家怀有成为三足鼎立中第三极的宏伟雄心”。
- “他们怀有雄心,资金充足,并将人工智能视为其经济生存的核心,因为随着世界减少碳足迹,他们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也随之减弱。”
- Monument Advocacy的政府关系与人工智能负责人约瑟夫·霍弗告诉Axios,海湾国家的协议”表明外交策略正从多边协调转向更具交易性质的双边扩散外交。随着扩散规则的撤销,这标志着各国开始转向优先考虑短期战略与经济利益的伙伴关系建设。”
华盛顿一些人近期的担忧是,中国可能通过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第三方国家获取美国制造的先进人工智能芯片。
- 阿联酋和中国在其他领域仍是紧密的经济合作伙伴,并保持着军事联系。
- “我们必须现实一点,要认识到海湾国家永远都会两面下注,不会选边站队,”古德里奇表示。“他们不会放弃与中国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也不会放弃与美国的关系。”
从长远来看,华盛顿的担忧在于,美国企业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在能通过政府补贴大幅降低成本的(波斯湾)海湾地区而非美国本土建造支持人工智能开发的数据中心。
- 古德里奇称,美国公司仍最有可能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芯片用户。
- 但”谁掌握了计算主导权,谁就将掌控人工智能的未来”,如果服务器机架、芯片等计算组件”远在千里之外的沙漠中,你又拥有多少控制权呢?”
- “这种场景我们早已司空见惯。几十年来,外国政府一直在补贴我们的先进技术转移到海外。平板显示器、半导体、太阳能及能源产业——这并非未经证实的趋势,”他说道。
本文编译于AXIOS,由Ashley Gold and Alison Snyder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协议核心内容与战略意图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1.中东AI园区合作框架
特朗普政府与阿联酋达成价值2000亿美元的系列协议,其中包括在阿布扎比建设5吉瓦超级AI数据中心,占地26平方千米,由阿联酋AI企业G42与美国高通、亚马逊等合作推进。首期1吉瓦数据中心计划采用英伟达B200芯片,能源供应将依赖核能与太阳能。
技术控制条款:阿联酋承诺通过客户身份核验(KYC)确保数据中心由美企运营,限制中国等“受关注国家”接触芯片。但协议未明确法律约束机制,部分条款待细化。
2.芯片出口政策转向
特朗普政府宣布废除拜登时期的三级AI芯片出口管制体系(分盟友、限制国、禁运国),转而推行政府间协议机制。此举允许中东国家进口先进芯片(如英伟达H系列),阿联酋初步获准年进口50万片高端AI芯片,沙特也将受益。
商业逻辑驱动:英伟达CEO黄仁勋等科技领袖主张扩大全球市场份额,警告过度管制将迫使他国转向中国芯片。
二、美国国内反对声音与争议焦点
1.技术外流风险争议
对华鹰派官员担忧中东国家与中国关系密切(如阿联酋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美制芯片可能通过第三方渠道流入中国,削弱出口管制效果。尽管协议包含“防扩散原则”,但缺乏法律细则和监管手段(如实地核查机制)。
2.算力优势稀释焦虑
部分官员质疑向中东大规模转移芯片可能削弱美国本土AI主导地位。副总统万斯强调“最强大AI系统应在美国本土构建”,而中东项目完成后将具备匹敌美国的区域算力。
3.党派与利益集团博弈
支持派:商务部高层认为,扩展市场份额可巩固美国技术生态,避免中国填补空白。例如,阿联酋承诺未来十年对美投资1.4万亿美元,涵盖半导体和量子计算。
反对派:国会共和党人试图通过立法限制州级AI监管权(如众议院提案禁止各州十年内制定AI规则),但遭州政府抵制。
三、中美技术博弈的深层逻辑
1.中国技术突破倒逼政策调整
中国AI公司DeepSeek在算力受限下仍开发出高效模型,显示美国出口管制的局限性。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指出,中国工程师转向算法优化,降低了算力依赖,迫使美国反思技术遏制策略。
2.中东地缘角色双重性
阿联酋试图平衡中美关系,既参与美国主导的AI基建,又维持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例如,阿联酋AI企业G42曾因涉华争议退出部分中国投资,但仍保留技术合作渠道。
3.全球供应链重构风险
特朗普政策转向可能加剧半导体产业链分化:
美国阵营:通过中东数据中心输出技术标准,但需防范技术泄露。
中国应对:加速国产替代(如龙芯、华为昇腾)并拓展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或成转口枢纽)。
四、未来影响与潜在冲突点
1.监管框架真空期风险
拜登的出口管制将于2025年5月15日失效,而特朗普新规尚未成型,英伟达等企业面临合规不确定性。过渡期可能被中国利用,通过灰色市场获取芯片。
2.中东自主性挑战
阿联酋试图借美国技术建设本土AI能力,但协议要求美企主导运营,实际形成“技术殖民”。长期或引发中东国家反弹,转向中欧合作。
3.国内立法与行政权冲突
众议院共和党推动的《禁止州级AI监管法案》若通过,将与州政府(如加州)的AI安全立法冲突,引发联邦制宪法争议。
总结
特朗普的中东AI协议本质是商业扩张与安全妥协的平衡试验,试图以技术输出换取地缘影响力,但国内担忧折射出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内在矛盾。若安全条款执行不力,中东可能成为中美技术博弈的“缓冲区”,最终加速全球算力格局多极化。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