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与普京在联合声明中指责“某些国家”试图“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
中国和俄罗斯在周五俄罗斯军事阅兵前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承诺深化双边关系,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已”无上限”的伙伴关系,同时强调维护二战历史的”正确观点”至关重要。
这份在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期间发布的长篇声明中(俄方将5月9日作为二战结束胜利日进行纪念),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某些国家……正企图篡改二战胜利成果”。这是习近平自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访俄。周四双方进行了近四小时会谈,两位领导人互称亲密朋友。普京宣布计划于秋季访华参加日本二战战败纪念活动。
此次习普联合声明较以往更直接谴责美国,称”美国及其盟友试图推动北约东扩至亚太地区,在亚太构建’小圈子’,拉拢地区国家推行其’印太战略’,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中国长期认同俄罗斯关于北约欧洲东扩威胁其安全的观点。
声明还指出”包括经济制裁在内的单边强制措施绕过联合国安理会,违反《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法,损害国际安全利益”。当前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冲击全球市场,双方将于本周末举行初步降关税谈判;同时美国施压俄罗斯在乌克兰进行和谈。此次中俄领导人会晤凸显了两位自视为抵御美国霸权堡垒的领导人密切关系。
本周稍早习近平声称二战也意味着台湾”光复”和”回归中国”。中国共产党视台湾为其领土但从未实际统治,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中国誓言必要时武力统一,习近平明确将解决”台湾问题”作为其政治遗产重要部分。
联合声明写明俄罗斯”坚定支持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国家统一的措施”。尽管中俄未缔结正式军事同盟,但西方日益担忧两国紧密安全合作。据追踪军事经济发展的ChinaPower项目统计,2024年中俄举行了14次联合军演。
中国仪仗队将参加周五莫斯科红场阅兵,这是2015年以来首次。
本文编译于卫报,由Amy Hawkins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历史话语权:共同记忆塑造当代同盟合法性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1.胜利日叙事的多重编码
中俄选择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框架下强化同盟,实为重构”正义叙事”:
时间锚定:普京在红场讲话中强调”亚洲战场贡献”,呼应中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定位,打破西方”诺曼底叙事”的垄断。
符号挪用:俄军仪仗队首次佩戴”抗击法西斯”中俄双语臂章,将两国抗日/抗德斗争符号融合,构建超越意识形态的”命运共同体”意象。
对比案例:美英法在诺曼底80周年刻意弱化俄罗斯代表席位,形成叙事争夺的”记忆冷战”。
2.现实威胁的隐喻投射
双方声明中”反对篡改二战成果””抵制新纳粹主义”等表述,实为针对当前地缘冲突的隐喻映射:
俄罗斯将乌克兰去纳粹化行动与二战红军解放欧洲相类比
中国将台海问题与反殖民斗争历史记忆关联
例:联合声明特别提及《波茨坦公告》,暗藏否定”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法律武器。
二、战略协作:从应急互补到系统整合
1.能源-金融”双循环”成型
能源硬通货:俄对华原油出口突破2.4亿吨/年,以人民币结算比例达90%,建立”石油卢布-人民币”闭环结算系统。
技术换市场:中国汽车占俄进口份额从10%飙升至92%,换取俄开放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25%股权,形成制造业与资源业的深度嵌套。
数据对比:中俄贸易额在西方制裁下逆势增长64%,已达2400亿美元,超越2024年预定目标。
2.军事协作的”非对称升级”
侦察-打击链融合: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与中国高分卫星形成亚米级定位能力,联合演习中实现高超音速武器跨平台目标指引。
军工生产联盟:中方微电子元件解决俄精确制导武器产能瓶颈,俄方提供重型直升机发动机技术,突破”逆向工程依赖症”。
例:俄S-500防空系统配套中国量子雷达后,对隐身目标探测距离提升3倍。
三、秩序博弈:重塑规则工具箱
1.制度性对抗升级
金砖扩容2.0:吸纳伊朗、沙特等10国后,新金砖国家GDP总量达32万亿美元,推动设立”去SWIFT”结算银行。
法律战维度:联合声明首次纳入国际法院改革条款,要求增加发展中国家法官席位,直指海牙法庭的西方主导性。
战略效果:非洲13国暂停向国际刑事法院缴纳会费,呼应中俄司法体系改革诉求。
2.认知域作战新形态
语义重构:将”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重新定义为”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多边主义”,消解西方话语霸权。
平台替代:俄RT电视台与CGTN共建”数字卫星联盟”,在拉美、非洲落地用户突破4亿,打破CNN/BBC的议程设置垄断。
典型案例:针对红海危机,中俄媒体联合发布商船护航数据,对冲西方”胡塞威胁论”叙事。
四、风险与挑战
1.联盟内部张力
中亚地区出现”俄罗斯安全框架 vs 中国经济渗透”的治理权竞争
北极航道开发中俄方坚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中方”冰上丝绸之路”主张存在法理冲突
2.西方反制升级
G7拟将”中俄技术耦合度”纳入出口管制评估新指标
北约在《马德里战略概念》中首次加入”系统性挑战”条款,为跨大西洋科技封锁提供法理依据
结语:新秩序的”压力测试”
中俄深化协作本质是推动国际体系进入”双轨制”临界点:在金融领域构建本币结算的”平行市场”,在安全领域打造战区联动的”战略稳定弧”,在规则层面推进非西方中心的制度替代。这种”压力测试”正在改变传统的地缘政治博弈公式——当美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强调”民主vs威权”叙事时,中俄在胜利日展现的,是更具历史纵深与物质基础的秩序重塑能力。如同普京引用中国谚语所言:”疾风知劲草”,这场百年变局的烈度,或许正由西方主导秩序的坍塌速度决定。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