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打击持有中国身份证者,持有中国护照或身份证的人士遭驱逐引发关于身份认同、忠诚与自由的争论
台湾对持有非法中国身份证件的人士展开打击,撤销了20多人的台湾身份,并对数万名在中国出生的居民进行审查。
根据台湾法律,台湾人持有中国身份证件属违法行为。过去十年中,数百人因同时持有中国身份证而被取消台湾证件或护照,实质上被剥夺了公民身份。
但近期对双重身份证持有者的新一轮清查引发了争议。此前,三名女性被公开除籍,超过一万名在中国出生的人士(包括许多在台湾生活数十年并组建家庭者)的永久居留权受到威胁。
这一行动在全岛引发了关于身份认同、忠诚度以及如何平衡台湾珍视的政治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广泛讨论。
当前的争议始于去年12月,一部网络纪录片揭露了中国地方政府秘密向台湾居民发放中国身份证的情况。
台湾陆委会谴责该计划是”中国邪恶统战工作的一部分,企图制造其对该地区拥有管辖权的假象”。
纪录片披露了三名移居中国福建省并申请中国身份证的台湾居民。
苏世二是其中一员。他选择这个沿海省份是因为当地有庞大的台商社群,以及政府对开设”本地”企业的创业者提供的丰厚补贴。抵达不久后,苏得知可以申请中国身份证。
“我以为对公司经营会更方便,所以就申请了,”他告诉《卫报》。
苏的行为根据台湾法律属于违法,尽管他对此有异议。要获得中国身份证,苏依法需要办理中国户籍(即”户口”),而根据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台湾居民不得持有中国户籍和护照。
目前仍在中国的苏表示,持有福建身份证的台湾人”非常多”,他感觉自己”像是政治游戏的受害者”。
“一个独特的困境”
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处于危险的高位。中国共产党(中共)政府声称台湾是其一个省份,并准备在无法说服或胁迫台湾和平“统一”的情况下,以军事手段夺取台湾。亲中共势力——包括来自台湾社会、政府和军队的势力——的间谍活动与渗透是真实且持续存在的威胁。
但这两个地区之间仍有密切联系。2022年的数据显示,约17万台湾人居住在中国大陆。约38万在中国大陆出生的人居住在台湾,其中许多人与台湾人结婚,约半数持有永久居留权。
今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宣布了应对中国大陆恶意行径的新措施,包括加强对两岸往来与定居的审查。
3月,三名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女性被指控利用其热门社交媒体账号鼓吹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敌意接管。台湾方面撤销了她们的居留签证,迫使她们连同台湾籍丈夫和子女离开台湾。
反对党指责台湾当局在未经过正当程序的情况下,因不认同某些观点而驱逐相关人员。数十名本地学者联署的一份声明称,赖清德“正在迅速压缩言论自由空间”。
但台湾当局人士表示,这些帖子本质上是敌方战争宣传,不受言论自由保护。行政院长卓荣泰对记者表示:“言论自由有其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国家的存续。”驱逐行动似乎也获得了社会支持,在其中一名女性举行的记者会上,现场人群高呼“回家去!”

该案件凸显了“台湾存在的独特困境”,当地学者郭雪莉(Michelle Kuo)和吴介民(Albert Wu)写道。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一个盟友因为一名台湾移民主张台独而将其驱逐出境。我们会拼死争取让这个人留在那个国家,”吴和郭说。
但他们补充道:“台湾正面临异常威胁。面对如此巨大的危险,我们还能适用有关家庭团聚和言论自由的人权原则吗?”
“我妈妈已经成了一颗国际足球”
台湾当局的下一步行动引发了更大争议。当发现持有或寻求中国大陆身份证件的人数超出预期后,当局决定在全岛展开清查。
“若两岸人民身份无法明确区分,将影响我国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定。”官方声明称。
三月,陆委会向公职人员、大专院校教职员及军人发放问卷,询问是否曾持有大陆身份证。陆委会称该调查是”展现忠诚的机会”。
本月早些时候,移民署开始联系岛上逾万名大陆籍配偶,声称其从未提交注销大陆户籍的证明——这是获得台湾永久居留权的必要条件。
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受影响者及其家人的愤怒贴文,称感到被针对且突然不受欢迎。其中不乏数十年前移居台湾、当时并无此项要求的人士。
注销户籍必须本人赴大陆办理。有评论者提及出版中共批判书籍的大陆籍台湾出版商李延贺案例——2023年他在上海办理注销户籍时被捕,后以”涉嫌煽动分裂国家罪”被判刑,至今仍关押在中国监狱。
一位女性在Threads发布母亲与移民署的通话录音。其母表示22年前抵台时已向其他机构提交证明,但对方称无记录留存,并威胁若不配合将取消其台湾权益与居留资格。”我母亲成了国际人球。”女儿写道。
另有一位女士表示,在台生活33年的母亲也收到证明要求:”我母亲有台湾身份证、护照,缴纳劳健保和税款超过30年。她就是台湾人!”
陆委会副主委梁文杰上周称已展现”最大宽容度”,但在舆论压力下,当局宣布个案豁免条款,涵盖年长者、十年未返大陆者及担心遭受迫害者。
截至目前,新行动已导致至少19人因持有大陆证件被取消台湾籍(若原持有)及相关证件。
移民署向《卫报》表示,注销大陆户籍者可申请”恢复(台湾)身份”许可返台。但批评者担忧此举将加剧台湾社会分裂。
“明显负面效应是撕裂台湾、将民众推向对立面,对台湾安全毫无益处。”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刘梅君指出。
在驱逐网红风波期间,学者郭与吴警告政府”可能无意中让北京轻易取得宣传胜利”。大陆官媒已借题发挥,指控民进党当局”骨肉分离”。国台办谴责民进党欺压民众,仅对”台独”分子讲”自由”。
《卫报》与政府相关人士的对话显示,当局对反弹感到困惑,认为防范大陆利用漏洞的重要性压倒一切顾虑。
“现今台湾有逾36万大陆配偶,”郭与吴在文中写道,”虽属人口少数,其家庭网络构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政府当前可能疏远的群体。”
本文编译于卫报,由Helen Davidson and Jason Tzu Kuan Lu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学术研究和合理使用为目的的编译,原文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侵权删除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龙旗解析
一、“台湾打压中国身份证持有者”的荒谬性
©2025龙旗领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1.台湾无权定义“中国身份证”的性质
法理基础:根据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和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个中国原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的“台湾国籍”或“台湾公民身份”。所谓“中国身份证”本质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证,台湾地区居民本是中国公民,持有该证件完全合法合理。
政治操弄:台湾当局将中国公民身份证污名化为“渗透工具”,实质是为其“去中国化”政治图谋制造借口,企图割裂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
2.所谓“间谍威胁”是虚构的恐吓叙事
数据反驳:根据大陆公开数据,2016年至2023年,两岸婚姻登记累计逾42万对,每年赴大陆工作、学习的台湾同胞超20万人次。若真存在系统性“间谍活动”,台湾当局为何从未公布任何确凿证据?
历史对照:台湾当局曾以“共谍”罪名逮捕赴陆交流的学者、商人甚至学生,但最终多以“证据不足”撤诉(如2020年新党青年王炳忠案),暴露其“政治构陷”本质。
二、台湾当局“反中”政策的真实目的
1.制造“两岸对立”以巩固分裂政权
民进党当局近年来通过修订“国安五法”“反渗透法”,将正常两岸交流污名化为“统战渗透”,其核心目的是煽动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敌意,掩盖其执政无能(如2023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仅0.12%,远低大陆5.2%)。
台湾当局限制民众持有大陆身份证的行为,违反基本人权。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民自由选择身份的权利不容剥夺,而台湾地区作为中国一部分,无权单方面立法限制。
2.配合外部势力炒作“中国威胁论”
台湾当局频繁引用美国智库报告(如“2049项目研究所”)渲染所谓“大陆认知作战”,实则为向美国求购武器、绑定外部干涉势力制造借口。2023年台湾军费开支达6068亿新台币(约190亿美元),同比激增13.9%,严重挤占民生预算。
三、国际法与事实真相的再澄清
1.国际法层面不存在“台湾主权”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必须将台湾归还中国。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当前全球182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并承认一中原则。
台湾地区没有资格以“国家安全”为名制定涉外法律,其所谓“反制措施”是对中国内政的非法干涉。
2.两岸融合发展不可阻挡
尽管台湾当局设置障碍,2023年两岸贸易额仍达2678亿美元,台湾对大陆顺差1565亿美元(占其总顺差的88%)。大陆持续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截至2023年底已有超28万名台胞申领大陆居住证。
台湾同胞选择在大陆生活、工作、落户,是对“两岸一家亲”理念的实践,所谓“打压”政策违背台湾民众根本利益。
四、对《卫报》报道偏见的批判
1.选择性忽视历史与法理事实
文章片面引用台湾当局说辞,却未提及联合国决议和国际社会对一中原则的广泛认同,违背新闻客观性原则。
将台湾地区非法限制公民权利的行为描述为“防范渗透”,实则为“台独”分裂行径提供话语掩护。
2.放大“民主对抗威权”的虚假叙事
《卫报》将两岸矛盾曲解为“价值观冲突”,掩盖了台湾问题本质是反对分裂、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这种叙事迎合西方反华势力“以台制华”战略,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结论:正本清源,维护国家统一
台湾当局的所谓“反制措施”是逆历史潮流的垂死挣扎:
法理上,其一切涉及“主权”的言行均属非法无效;
道义上,其阻挠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站在14亿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现实上,其依附外部势力谋“独”挑衅,终将加速自身覆灭。
我们敦促《卫报》等媒体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客观公正报道台湾问题,不要为分裂势力张目。中国政府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行径注定失败!
评论列表 (0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